编者按: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群体,即将迎来第40个庆祝日。在这个特殊节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推出“我在一线当老师”策划,将镜头对准了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他们中不乏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齐鲁最美教师的身影,但更多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前行的教师。我们希望通过那些平凡又感人的教育故事,让社会深入了解一线教师的工作日常,感受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我在一线当老师|徐美华:当学生爱上阅读,我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光  第1张

在徐美华的语文课上,学生们正放声朗诵。

在转学到淄博市张店区傅家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徐美华的班级后,一位学生对她的读书倡议直言不讳,称自己讨厌读书。但一年后,这位学生的母亲向徐美华表示感谢:孩子现在喜欢去批发市场买书阅读,甚至都不想出家门。

这个学生的转变,是徐美华班里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真实写照。尽管有人认为小学高年级的阅读量每年达百万字有些夸张,但这确实在她班里的学生身上发生了。8月中旬,徐美华被提名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这让她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自1998年任教以来,徐美华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且她自己就是阅读的最直接受益者。但她明白,如何让小学生爱上阅读,需要技巧。

徐美华向记者分享了一次经历。当时她借了24本《安徒生童话》,让学生们一起阅读并交流。集体共读一本书,让她从孩子的眼睛里发现了光。

这个经历让她意识到,孩子们并不抗拒阅读,只是她过去的方法不合适。刚参加工作时,她更多依赖口头倡议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收效甚微。十年光阴流转,她始终不渝地引领学生遨游书海,却遗憾地发现孩子们仍显被动。

如何将学生从“被迫阅读”的桎梏中解脱,转变为“主动悦读”?

2008年,转机悄然而至。

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时期,徐美华结识了“海量阅读”理念的创始人——潍坊市北海学校的语文教师韩兴娥。听闻韩兴娥能在短短两周内高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且学生成绩斐然,徐美华起初难以置信,认为这是神话般的存在。

然而,一封封邮件搭起了两人交流的桥梁,三百余封往来信件见证了她们教育理念火花的碰撞。直至徐美华受邀参加韩兴娥的公开课现场,亲眼目睹二年级学生如同小小播音员般流利诵读,整体班级齐头并进、共赴书海的盛况,让她心里充满了震撼与钦佩,“我也渴望成为这样的教育者。”

从最初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徐美华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坚持反思。她曾在不到五周的时间里,写下了近三万字的案例反思,记录下班级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记录着语文教学的妙招。

慢慢地,徐美华的课堂教学走过“可以模仿”,走过“拿来主义”,直到做自己。她用动画识字、集体识字、阅读识字的策略,突破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瓶颈——识字问题,为中高年级海量阅读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在一线当老师|徐美华:当学生爱上阅读,我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光  第2张

课堂上的徐美华。

“低年级孩子不认字,我就读给他们听。读到精彩的地方设置悬念,把孩子们的阅读欲望点燃。”徐美华介绍,当时只要看到有孩子在读书,她就会夸奖他们。越夸奖,学生就越爱读书。

在徐美华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学生也爱上了阅读。

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徐美华给学生布置的是“阅读打卡”,听爸爸妈妈读书。最初是给他们选择书中的一个章节,后来就过渡到了整本书阅读,孩子们最爱《西游记》等故事书及儿歌。因此在入学不足一年时间,一年级的人均识字量达到了2000字以上。

在徐美华的引导下,调皮捣蛋的孩子慢慢爱上了阅读,二年级孩子一年的阅读量就达到了50万字,背诵了百首诗词,班级纪律、学风也因为读书发生了质的改变。在他课堂上,孩子们穿越唐诗宋词,尽情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

学生的变化,徐美华看在眼里。她欣慰的不仅仅是学生成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语文基础的稳固为学生们在升入初高中后的学习潜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次暑假,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给我打来电话,提到孩子在暑假时还提到了我,现在她可以轻松地掌握语文知识,多亏了我帮助他们培养的阅读习惯,那时她就已经学了上千首古诗词和上百则古文。”徐美华感慨地说,语文教育应该采取闯关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促使学生们多读书的初衷,与徐美华的儿时经历不无关系。她回忆道:“我小时候特别爱读书,有一次边烧柴火做饭,边看书添柴,结果柴火都烧没了,我仍然专注地看书。”尽管热爱阅读,但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她对自己的阅读量感到遗憾,“因此在引导孩子阅读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提升自己。”

徐美华介绍,2021年4月以来,她坚持“一日一抄录”。在过去的1215天里,她已经积累了90多万字的阅读笔记。

“阅读让我的性格变得更加平和。”徐美华解释道,过去她总是急于希望学生成为“龙”,总是希望他们能更好,有些急功近利。但阅读让她认识到教育平和的重要性,她开始尊重孩子之间的差异。

作为一名扎根乡村的语文老师,徐美华认为,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之间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差别在于农村的父母常常为生计忙碌,较少陪伴孩子。

在徐美华看来,小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可以广泛阅读,这正是他们成长的基础。她希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为农村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阅读改变了我个人的命运,我也希望它能改变更多农村孩子的命运。”

我在一线当老师|徐美华:当学生爱上阅读,我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光  第3张

徐美华坚信,只要改变一位老师,就能影响到50个孩子。

“乡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短板,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徐美华深知这个道理,并开始助力年轻教师成长。现在,她带领着一支20人的团队,坚信只要改变一位老师,就能影响到50个孩子。

2016年,根据淄博市张店区“名师下乡”支教计划的号召,徐美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踏入淄博市张店区傅家实验小学的校门,正式成为该校的一名语文教师。

在家乡度过的8个年头,让徐美华倍感亲切,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娃娃,学生们也视她为亲人。每当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便会迫不及待地奔向她的身边,或牵起她的手,或搂住她的腰,和她并肩漫步。

对徐美华来说,这份来自学生的纯真与信任,是她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礼物,让她深刻感受到:“身为老师,能够见证并参与孩子们的成长,是世间最为幸福与满足的事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巩悦悦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