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多半都有“美国梦”,因为在他们青壮年时期,美国都一直是宇宙最强国。“慕强”天性,让他们对美国有着一种自骨子里生出的“崇拜”。生于1953年的陈丹青,亦是如此。

陈丹青出生在书香世家,他有一个对文天祥无比崇拜的父亲,也因此,父亲给他取名为“丹青”。

13岁以前,陈丹青对父亲很崇拜,对文化知识也有敬重,他感受到了当地人对父亲这个知识分子的敬重。

1966年,中国进入最特殊的十年,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陈丹青眼见“知识分子”父亲被批斗,自己也因为“右派”父亲被下放到了农村。他的世界观开始发生巨变,而此时,他恰处于最关键的青春期。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1张

少年陈丹青

繁重的农活没有压垮陈丹青,反而把他的叛逆推到了极致。叛逆的人自己也是痛苦的,他们势必有太多不理解。很多时候,陈丹青甚至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个世界。一个被颠覆过的人,怎能理解“颠覆”呢?

不能理解怎么办?逃避呗,正是在这时候,陈丹青的“美国梦”开始发芽。他不会英语,自然说不出“I will spare no effort to go to America,deadly(我一定要想办法去美国,死也要去)”这类壮语,但他内心深处对美国的渴望,已经喷薄而出了。

被下放到农村时,陈丹青只有16岁,这个年纪,正是最狂的年月,也是最需要精神慰藉的年纪。没有书读的陈丹青,在痛苦中开始通过绘画寻求安慰。

陈丹青当时所谓“绘画”,和如今的绘画概念完全不一样,他没有纸,也没有像样的画笔,只能在火柴盒上作画。这种绘画,当然画不出名堂,顶多,只能让自己的内心不至于枯竭罢了。

可任何坚持,从来都是可怕的。陈丹青坚持在火柴盒上作画,一不小心,就坚持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只要停下来,他就在火柴盒上画画。

当一个人坚持一件事的时间达到了无数年时,他离热爱一定不远了。陈丹青越来越痴迷于绘画,接下来几年,他开始创作连环画,知青岁月结束时,他已完成《边防战士》等连环画的创作。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对陈丹青而言,关上的门是读书,打开的窗是绘画。

1976年,陈丹青通过绘画这扇窗子发了光。他被抽调到省里油画创作班。可很快,他发现窗子里的光也是假象:报到那天,他被告知不要来了。

不用说:他的名额被关系户取代了。

这一年,陈丹青23岁,在那个年代,这是一个老大不小的年纪。说陈丹青不郁闷那是假的。好在,上帝打开的那扇窗子是真窗子:中国恢复了高考,陈丹青于高考恢复的第二年顺利考入中央美院油画系读研究生班。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2张

高考考英语时,陈丹青大笔一挥在考卷上龙飞凤舞地写道: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会英语。

可他英语打0分,依旧被破格录取了中央美院。陈丹青被录取通过,应该有那么几秒是对中国当时的教育怀着感恩的,毕竟,中国教育为他“不拘一格降人才”。当然,能拿到这张特殊入场券,最主要还是得感谢他做知青时坚持绘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

陈丹青进入中央美院后,很快凭借《西藏组画》征服了所有人。这些组画,某种程度上是他的“叛逆”的一个体现。他用最普通不过的老百姓为油画主体,替换了严重教条化的政治主题。

这样的举措,在当时纯粹属于惊世骇俗。可以说,画最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甚至他们的“求偶”,这看起来不那么“正统”,甚至不那么“正确”。当时的文艺界惊呆了,他们都感叹:“这个年轻人,怎么可以画这些呢?”

可艺术从来应该与政治无关,而只与人性等有关,毕竟,只有人性才是永远共通的。陈丹青后来说:

“我(画那些)就是为了远离‘正确’。没有歌颂,没有赞美,这次大胆的创新,不仅是创作主题的转变,更是思想上的大突破。”

字词之间,满满的叛逆气息。

也是因着这份叛逆,陈丹青后来还画丑化教员的画像,他画像里的教员尖嘴猴腮,跟真实的教员形象相去甚远。有人因此骂他,他却很高兴。

陈丹青彻底火了,他浑身散发的浓烈的人文气息,蔓延到了整个文艺圈。

火了之后的陈丹青,竟突然辞去了中央美院的教职工作,移民美国了。走之前,他还告诉同事:“听说美国是艺术家的天堂,我要去看看。”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3张

年轻时的陈丹青

可以说,此时的陈丹青,在凭借“叛逆”找到了自己个性的那个部分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膨胀,他不可避免地认为:自己就是天才。他忽略了时代的因素,忽略了中国所处的特殊时期的作用,忽略了脚下的土壤。

陈丹青固执地认为:以自己的天才,定可以在美国闯出一番天地。他的“美国梦”,像一轮巨大的月亮一样升腾起来。

和当时绝大多数怀抱“美国梦”的人一样,陈丹青也坚持认为:美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而中国的一切都是坏的。在那种大氛围下,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何止一星半点,着实是“天壤之别”。

陈丹青和一众移民美国的人,心里都只装着梦,而没想过让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何站起来。这当然不是陈丹青一个人的悲哀,而恰是时代的悲哀。

陈丹青移民美国这年,是1982年,当年,陈丹青年30岁。

到美国后,陈丹青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生计问题。美国生活的18年里,陈丹青基本在靠吃老婆“软饭”过活。陈丹青在美国也不是全无收获,他在去美国的第7年,组织一群中国留学生一起拜木心为师了。他常常和同学们盘腿坐着,听木心老师讲国学、讲美术,讲中国传统文化。

陈丹青做知青那些年没学的文化知识,在木心的帮助下恶补着。可叹,陈丹青接受中国文化熏陶,竟是在美国。

木心开阔了陈丹青的视野,他经常带他去旅游,巴黎、罗马、圣彼得堡等等地方,他们都去过。每到一个博物馆,木心还会带陈丹青看画展、赏名画,陈丹青宛若脱胎换骨。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4张

木心

在木心的影响下,渐渐沉下心的陈丹青还开始着手文学创作,他先后写出了《退步集》、《荒废集》、《多余的素材》等作品,有木心的加持,这些作品一经推出,立马被抢购一空。

陈丹青的作品能火,除了木心加持,当然也有他自己的作用,他眼光独到,总能从生活中那些稀松平常的细节里,去进行表现,他还将自己血液里流淌的叛逆、勇敢等,都融入了文字中。

木心还帮助陈丹青在美国办了一次画展,这次画展,为陈丹青拿到了一张非常厉害的名片,随着这次画展的被举办,他成了中国当代画家中,第一个在美国举办个展的人。

这张名片,为他日后回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即移民美国整整18年后,无甚收获的陈丹青回国了。这时候恰赶上中美关系积极发展时期,此时的中国对美籍华人那叫一个看重。于是,陈丹青一回国,就被清华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太容易到手的东西往往不会被珍惜,这话果然不假。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5张

进入清华美院仅仅三年,陈丹青居然就辞职了。陈丹青辞职的表面原因是:他在清华三年,没能招到一个硕士生。为什么如此呢?因为那些被他认为有绘画天赋的年轻人,都没法翻过外语这座“大山”。

2002年的时候,绘画成绩第一的学生,因为外语没达标,没能进入他门下学习。

陈丹青自己外语也不好,可是当年却被破格录取,他想让学校也开这样的破格之门。于是,他到处说情,想让这个学生被录取。可院方却怎么看,都觉得陈丹青好像是要走后门,将他看中的人录取进来,他们当然不同意。

那位学生只能再考,可第二年依旧倒在外语成绩上,他无奈只好去了英国。

陈丹青为此气急败坏,他愤怒地吼道:“对于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来说,这样的考试是不折不扣的荒谬与羞辱。”在他看来,英语不好进不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却只能去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这岂不是“滑稽”吗?

陈丹青显然并不知道,此时的中国早已不是昔日的中国,中国顶级高校录取标准明显比国外要高,以至于,出国留学者,很多都是在本国无法读到顶级名校者,可他还坚持认为:国外的大学更好、更牛,去那些学校的,一定比读国内名校的要更优秀。

2004年,愤懑不已的陈丹青向清华大学递交了辞呈,也从那一刻起,他扯起了对抗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大旗。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公开抨击中国的教育体制,他骂中国教育体制的话太多,以下是部分摘录:

“怎么看待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就四句话:把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看,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中国教育教不出人才,除非你在学校里什么都反着来,反着来就对了。”“我最怕看见年轻人自卑,可是我们的教育就是让你越来越自卑。”

陈丹青对中国教育过分重视外语的行为,更是嗤之以鼻,他有发言权,因为他就是外语0分,照样成才,外语0分,还成了美国人。

他斥责中国教育过分重视外语时说“:没看见大家英语有多好,倒是中文一塌糊涂。”

他还斥责中国教育界的大小官员说:“今日大大小小的教育官员,除了一层层向上负责,对青年、对学问、对教育、对社会,谁有大担当?”

多数人都将陈丹青的这番言论引为经典,认为他骂得太痛快了。但也有人认为:陈丹青虽然已经回到中国,但依旧还是美国心,他看中国哪里都是问题,就是他始终是美国心的明证。

还有人认为:陈丹青的美国梦始终没醒,他虽然在美国没混出任何名堂,但骨子里依旧认为“美国是爹”,美国什么都是好的,中国什么都是坏的。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将陈丹青当年和窦文涛一起参加节目的视频拿出来论证。在这个视频里,主持人问一众皆在80年代移民美国的名人:“你们的美国梦碎了吗?”

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有人很尴尬地回答说:“到了美国,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在中国很漂亮的国际连锁酒店,到了美国它就很破,还有美国的地铁、道路、建筑等等,也都很破。”他还说:“美国很多地方长得也是破破烂烂的,开车穿越美国的时候,发现怎么像穿越荒野一样,到处都是一些铁皮物质……”

答者的意思很明确:他没有明确说自己的美国梦碎了,但却告诉所有人,美国跟他想的完全不一样,它某种程度上并不如中国。

轮到陈丹青,他却仿佛没听懂答者的话,反而开始替答者提出的问题,去站在美国的立场做解释。他说:“美国是老的工业国家,当然又旧又破又老,美国的地铁啊建筑啊,都很有历史感。”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6张

陈丹青参加《圆桌派》视频截图

这段简短的视频充分展示了陈丹青对美国的态度,那就是:美国的缺点也是优点,相反,中国的优点也是缺点。

看透陈丹青的“美国心”本质的人都认为:若不是中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陈丹青哪怕在美国混得再不好,他也不会回中国。言外之意,他回国并不是真的因为爱国,而是基于利益做的选择。

陈丹青对中国的各种批评,绝不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而是辐射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陈丹青的这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批评,让他在中国虏获了大量粉丝,他们也都对中国的现状不满,一肚子怨言,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有头有脸且有名的人,替他们把心里的怨言讲出来。

他的惊世言论,让他越来越火,他的作品一度拍出了1.6亿的天价。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7张

牧羊人(拍卖价1.6亿)

然而,有部分国人却看到了陈丹青这类言论的弊端,他们感叹:陈丹青的这些所谓批评,说白了就是耍嘴皮子,他们和真正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属于两个极端。前者只提出问题,甚至制造问题,而后者则一直在默默地解决问题。

认为看透陈丹青的人,还因为他说话总是带脏字,叫他“流氓画家”。

更有甚者,直接将陈丹青定义为国民党的余孽,因为他的那一套,说到底是国民党的论调。陈丹青的确曾无数次在言辞间,表达他对民国的怀念,他认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在民国时候有部分实现,可后来被中国搞乱了。

如此陈丹青,也难怪乎他在辞去清华美院教职时会告诫弟子说:“不从众,保持独立人格,坚守个人的价值观,这在中国,很难。”

相反,支持陈丹青的人,则极其推崇他所说过的每一句话,他们甚至认为只有陈丹青这样敢说的人,才配得上真正的“大师”尊号。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8张

近年来,陈丹青在媒体露面的频率明显减少。有人说,他在埋头创作,有人说:他本来就是回中国养老的,已经进入养老模式,自然不喜露面了。

还有人说,陈丹青之所以逐渐销声匿迹,是因为他早已发现:如今的年轻一代,和他们五六十年代生人,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这群人没有美国梦”了。所以,他的那一套,慢慢就行不通了。

的确,相比五六十年代生人,年轻一代,尤其零零后们,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眼见国家一天天变得强大,这种变化甚至能用肉眼看到。

这群零零后,所见的去海外留学者,还多半是在中国无法读到好大学的“非优生”,如此,他们也便更加长不出“美国梦”了。

陈丹青露面频率越来越低的真正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无论如何,他终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么“热”,也将是注定的事实。

陈丹青为美国梦移民,18年后梦碎回国一幅画卖1.6亿,如今怎样了  第9张

时代在向前发展,一切都在向前,或许有一天,陈丹青亦会变成另一个“陈丹青”!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历史早已论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