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文坛怪杰--金圣

文/燕山樵夫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1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2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3张


金圣叹那厮,好歹也算条热血汉子,无疑是位才华横溢的文学怪才,文学创作与评论造诣颇高,当之无愧的文坛怪杰!在明末清初那个乱世时代,也曾是红遍大江南北的文学名人,遥想其现场知名热度,应该与当今走红写手郭敬明、韩寒相似,大概与超级女声霸主李宇春相近。“顾一时学者,爱读圣叹书,几于家置一编。”他的批评文字,雅训、透脱、精妙,谓为“透发心花,穷搜诡谲,灵心妙舌,开后人无限眼界、无限人心。透彻骨髓,亦爽快,亦敏妙,精彩过瘾又能启人心智。”经他批注点评的经典名著,销量畅销不衰,一时洛阳纸贵,深受欢迎,名利双收,书商赚的笑逐颜开,日进斗金,每日忙着数钱,不亦乐乎;圣叹君自然也是收益颇丰,钱包饱满,衣食无忧。金圣叹在文学方面获得极大成功,最终得到图书市场的推崇认可,便是有力明证!他那篇《不亦快哉三十三则》,更是脍炙人口,精彩纷呈,让人过目难忘,振奋快哉,读之令人口齿留香!

不得不承认,金圣叹那厮,在读书、研究学问时,精神极其专注,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时常进入无我忘我的虚无境界,神游八极千古,频频与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王实甫、施耐庵、韩愈、苏轼、司马相如等先辈,进行精神交流:“文字只要从一片心地流出,便正看、侧看、横看、竖看,具有无数种种美妙,任凭后来何等才人,含豪沉思,真是临摹一笔不得也。”无疑,圣叹君读书,真正走进了书中世界,读懂读透了书,他的精神世界,与常人大不相同,达到了登泰山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脱俗高深境界。

金圣叹那厮,生于1608年,卒于1661年,可谓英年早逝,当属文人中的非正常死亡。此君年少时,恃才傲物,讥讽考官,游戏科场,多次被黜,成年后更是遇官府贵人嬉笑怒骂以为快,故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4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5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6张

如果抛开文学,仅仅以常态世俗思维、视角去观察审视金圣叹的一生,那简直活脱脱的就是美国费城版嬉皮士,他那游戏人生、玩世不恭、吊儿浪荡的痞子酒徒模样,在正统主流的儒家眼里,简直就是主流文化的叛逆之徒,永远登不了大雅之堂,一名有辱斯文的落魄书生,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异类另类人物。若用当今网络时尚语言来形容:非主流文痞也!

不管人们如何褒贬评论金圣叹,纵览中国文学史,金圣叹,无论如何都是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山;一座无法回避的大山!特别是研读中国文学批评史,必须直面刘勰、王国维、金圣叹三座壁立万仞的高山险峰!

作为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等经典作品的分析点评批注,一直被后人所推崇赞赏!无疑,在文学方面,他是成功的,成就斐然的文学大家!人无完人,不可否认,对金圣叹的评价,褒贬皆有,有人视金批《水浒》为“倡乱之书,”金批《西厢》则为“诲淫之书,”为道貌岸然的官家学究们所忌恨抨击,被视为玩世不恭的“雅皮!”

性格决定命运。金圣叹与众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人生轨迹的走向:科举仕途的必然惨败,文学批评的赫然成功,成为彪炳史册的文学大家!倘若用现代语言介绍描述圣叹君的头衔,应该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畅销书写手、民办教师、当地学生运动的头领。学而优则仕,他一生却与仕途无缘!尽管文学成绩斐然,却没有拿到大清文协的会员证,不被官方主流文坛认可,他的成功,当属在民间草堂。后来的走红,在文学史上奠定稳固坚实地位,完全是大浪淘沙,经过历史的磨砺淘选的结果。应验了那句名言:是真金总会发光,高手在民间!能够经过漫长历史岁月淘洗检验,留存传承下来经典作品,毕竟极其有限。世上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作品,鱼龙混杂,大多为汗牛充栋的过眼烟云,堆积如山的文字垃圾,势必大浪淘沙,必定很快被淘汰遗弃。金圣叹的文字,经受住了历史岁月的考验,现出文学长河中的璀璨真金特质。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与终极目的,便是读书为仕,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做官发财,名利双收,光宗耀祖。金圣叹首次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评说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金圣叹面对试题,写道:“打开东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南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北边的城门,西子不来;打开西边的城门,西子终于来了,西边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也在卷上批道:“秀才没了!秀才没了!”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题目是“孟子将见王”。金圣叹的试卷上一字不写,却在考卷的四角写了四个“吁”字,主考官一见不明白什么意思,金圣叹解释说:“文章之中提到孟子的地方难以计数。在这个考题之前已经写过四十多个了孟子,所以‘孟子’二字没有必要再写了。至于说见王,那见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都是见王,所以也不必写了。题目五个字中,只有‘将’字可以写一些。”他又说,“没有看过演戏吗?王上朝的时候,总是先有四个内侍,站在左右发‘吁’声。我的试卷实际上讲的就是‘将’字的意思。”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7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8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9张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10张

金圣叹以此游戏人生的态度,参加科举考试,其惨败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试想,如果圣叹君即便是参加当代高考,如此应试答题,也会以零分败北落第,出现白卷考生张铁生那种幸运结局几乎为零。从此,大清朝的科举仕途大门,对圣叹君永远彻底关闭!

科考入仕途彻底无望,金圣叹并不因此绝望。条条道路通罗马,开馆授徒,他当上了据说相当称职的民办教师,作为私塾先生的他,在教书授课时表现别有特色,十分生动鲜活生猛,有史料记载:“于所居贯华常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如此生动精彩的授课,连孔子老先生恐怕都要为之羡慕不已。

金圣叹平日里教书授徒外,最大爱好便是读书思考、研究学问、饮酒、点评经典古籍,他曾自云:“圣叹性疏宕,好闲暇,水边林下是其得意之处,又好饮酒,日辄为酒人邀去,稍暇又不耐烦,或兴致评书,奋笔如风,一日可得一二卷,多逾三日则兴渐阑,酒人又拉之去也”。由此可见,金圣叹的日常生活随意惬意,十分潇洒,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金圣叹面对死亡,也是与众不同,他以惯有独特的幽默方式,从容坦然、冷静淡定地面对死亡,颇有些西方嬉皮士的风格。

金圣叹死于哭庙案。1661年,清世祖顺治驾崩,当地官府设幕祭灵,金圣叹与诸生百余人,为驱逐贪官县令哭于文庙;哭庙案缘由还有另一版本,金圣叹对清朝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他奔走呼叫“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结果被清统治者关进大牢。当地官府对金圣叹早就恨之入骨,便以震惊先帝,聚众倡乱罪处斩,将其恨恨地送上了断头台,结果了他的性命。

坊间流传金圣叹被处斩时的几种不同版本,兹简录几种:

一、据顾炎武记载,他儿子带着梨和莲子前往探监,父子相对,涕泣如雨。金圣叹口占一联:“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语义双关,对仗工整。临别,儿子询问他有什么事要嘱托?金圣叹悄悄对他说:“腌菜和黄豆一起吃,有胡桃的味道,只要把这秘密传给你,我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二、金圣叹临刑前,不忍看其他人被杀的惨状,就对行刑的刽子手说:“我手中攥着二百两银票,如果你肯先杀我,银票就归你。”刽子手第一个杀了他,扳开金圣叹手一看,手里果真有一个纸条。刽子手大喜,打开一看,却只是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两个字:真痛!

三、将被斩首时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以为大师会透露出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拿来笔墨伺候大师。但没想到大师的“临终要事”竟然还是幽默。金圣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这也是大师最后一句被记录下来的话。

四、刑场,金圣叹被缚双手,叫刽子手附耳过来,低声在他耳边留下最后遗言:“五香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道。”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从金圣叹两耳一边滚出一个纸团,监斩官捡起展开,一个纸团上写着“好”字,另一纸团上写着“痛”字。

五、临刑前,圣叹请狱卒带信给家人,狱卒将信呈官,官疑其必有谤语,视之,信书:“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官阅后大笑:“金先生死且侮人。”刑场上,金圣叹向监斩官索酒畅饮,且饮且言:“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先饮酒,痛快,痛快!”

金圣叹在那个黑暗暴政时代,用相对温和文明的方式,进行反抗,结果身首两端,以悲剧收场,令人扼腕叹息!他著作的《沉吟楼诗集》、《唱经堂才子书汇稿》,在当代,几乎湮没无闻;惟经他批注的《水浒》、《西厢》等经典,依然高山般矗立。

金圣叹以黑色幽默方式从容面对死亡,这幽默,以生命代价,实在过于昂贵,令世上所有幽默大师的表演,黯然失色,光彩顿失!

掩卷沉思,圣叹君那些精彩批注文字华章,渐渐朦胧虚幻远去,惟耳畔久久回荡他那荡气回肠的八字箴言: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聊聊文坛怪杰-金圣叹  第11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